電子期刊
機電庫內存放著公司內產品使用的大量物料。包括變壓器成品所需保護裝置的儀器、儀表,蝶閥、球閥等進口(國產)重要物資。配套工序涉及總裝車間的一次裝配、二次裝配、冷卻器裝配、裝齊件、備品備件等五、六道工序。
物料在庫內的流程至少包括以下7個環節:
加上原貨架擺放為縱排橫向放置,人員取料在貨架中折返多次才能配套一個工序,不但重復勞動過多,而且配套效率低下,工作不流暢。
1.物料在庫內流轉環節減少20%;
2.單臺單工序物料配套時間減少20%。
1.依照“精益生產管理”所要求減少浪費,將“連續流模式”運用到物料的管理之中。
首先對物料托盤化管理,物料到貨后拆解包裝后,不再從托盤取下,利用原物料托盤放置,降低物料在庫內的流轉次數;減少配套人重復搬運動作;同時增加物料目視化管理的可視性。
2.貨架擺放變更為縱排單列放置,人員在工序配套取料時行走路線由多次往返,更改為U型路線行走。
通過以上改善,單臺單工序物料配套由四小時減少為一小時左右,減少75%。
通過上述改善措施的實施,機電庫物料在庫內流轉環節從7個減少至5個;單臺單工序物料配套由四小時減少為一小時左右,大幅提高配套工作效率60%以上。
這樣,效率的提高為庫內物料、賬務的強化管理打下基礎。同時減少配套人員的重復搬運勞動,騰出時間進行庫房整理、整頓。增加了庫容,可為特殊產品、重點產品的物料存放單獨設置區域,從物料準備上把好質量第一關。與此同時小范圍試驗小工序物料托盤配套工作,為物料的配送工作探索新的工作方式。
改善前實際效果展示
改善后實際效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