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前位置:首頁 > 首頁欄目 > 電子期刊 >
    第2544期【精益生產咨詢】從管理上如何做到降本增效? 發布時間:2024-07-24        瀏覽:

    從管理上如何做到降本增效?


    為什么要走近精益?

    精益管理是一種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浪費為目標的管理方法。精益管理的目的是通過優化流程,提高質量和生產效率,從而實現組織的長期競爭優勢。為將精益管理融入段發展全過程,促進管理層對“精益管理”的認知,從而學習和運用精益管理思想、理念、方式、工具等知識方法,從即日起,推出系列精益管理單點知識,讓各級干部從走近精益,逐步向走進精益轉變,為實現精益管理奠定良好基礎。今天,“走近精益”與大家分享精益思想與豐田模式內容。

     

    精益思想與豐田模式

     

    1.精益工作法

    精益領導力核心內容:

    范式轉變、行為檢驗九宮格、價值觀。

    范式轉變:

    關注長期目的;市場導向(流動&拉動);整體優化(消除浪費);標準促進持續改進;暴露問題;停線并解決問題;員工是資產;領導是老師;親自到現場查看;問五個為什么;慢計劃、快行動(強調共識);全員解決問題。

     

    2.精益領導12范式

    精益領導12范式:

    所見:成果卓然、充滿信心、積極參與

    所聞:我來做貢獻、一定能成、讓我們一起做吧

    所見:有活力、承擔風險、謹慎行動

    所聞:樂觀、我有個想法、我們試一下

    行為檢驗九宮格:

    時間、PDCA(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行動act)、全員參與、反省、安全、無借口、目視、標準、改善。

     

    3.價值觀、精益的目標

    價值觀:

    四大意識(客戶意識、實事求是、利他、用數據說話)。

    精益的目標:

    團隊、改善、挑戰。

     

    4.改善

     

    5.設備安全檢查

    七大浪費:

    (1)過量生產:生產出尚未有訂單的產品,造成人員過多和過多存貨,從而導致儲存與輸送等成本庫存的浪費。
    (2)等待:員工只是在一旁監看不必要的動作看自動化機器,或必須站在一旁等候下一個處理步驟、工具、供應、零部件等,或是因為存貨用完、整批處理延遲、機器設備停工、產能瓶頸等因為造成員工暫時沒有工作可做。
    (3)搬運:長距離搬運在制品,缺乏效率的運輸,進出倉庫或在流程之間搬運原材料、零部件或最終成品。
    (4)多余工序:采取不必要的步驟以處理零部件;因為工具與產品設計不良,導致不必要的動作及產生瑕疵而造成缺乏效率的處理;當提供超出必要的較高品質產品時,也會造成浪費。
    (5)庫存:過多原料、在制品或最終成品,導致較長的前置期、陳舊過時品、毀損品、運輸與儲存成本及延遲。此外,過多存貨還造成其他隱藏性問題,例如生產不均衡、供應者延遲遞送、瑕疵品、機器設備停工、拉長整備期。

    (6)不必要的動作: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任何浪費、不必要的動作,例如尋找、前往拿取,或是堆放零部件、工具等。此外,走動也是浪費。

    (7)缺陷:生產出瑕疵品或必須返工的東西,修理或重做、報廢、更換生產、檢驗等,意味著處理、時間與精力的浪費。

     

    6.精益思想五原則

    精益思想五原則:

    價值-價值流-流動-拉動-盡善盡美。

    国产三级316影院在线|欧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伦|免费AV片在线观看不卡|欧美 综合 社区 国产|日本XXXXX黄区免费看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