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前位置:首頁 > 首頁欄目 > 電子期刊 >
    第343期【精益管理咨詢】珠三角中小企業發展可參考德國 發布時間:2015-04-30        瀏覽:
     

    即將出爐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十大領域更強調高新科技與現代制造相融合,在這當中,中小企業也將引來契機。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黃亮雄博士認為,“中國制造2025”在實施過程中,雖然所選取的十大重點產業還是高鐵、核能等產業,但實質上是通過向智能化、自動化、互聯網化的轉變,在此過程中,珠三角的中小企業借助該契機得到發展。

     

    黃亮雄表示,“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重點領域將得到鼓勵發展,中小企業可以作為這些領域的配套企業,通過為重點領域的企業提供零部件等方式得到發展。“德國也提出‘工業4.0’的概念,其中小企業的作用重大。中小企業是德國制造的脊梁,德國制造業的發達,得益于無數中小企業的發達。珠三角中小企業的發展可參考德國模式,通過‘專業、專注、精細、精益求精’來得到升級。”

     

    黃亮雄認為,“中國制造2025”會強調創新驅動,強調自主創新,相信到時候會實施一系列有助于創新與研發的措施,當然也強調孵化器的作用。中小企業可通過“政-產-學-研”的合作,通過孵化器,來進行研發,得到升級。“中國制造2025”就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途徑,中小企業也會得到相應的優惠,比如減負,中小企業要切合該契機。

     

    此外,“中國制造2025”的完成,也需要發展現代服務業、以及一系列的配套工程。中小企業通過融入該環境而覓得轉型升級的動力。

     

    對于“中國制造2025”在珠三角落地能否參照多年前“騰籠換鳥”的政策實施,黃亮雄認為,可以避免一些政策性的偏頗發生在這次產業升級過程中,“當時政府的用意是良好的,但在實施過程中,有兩點需要商榷的地方。”

     

    “第一,做事“操之過急”,忽視市場規律。在實施過程中,試圖通過政府手段,能較快地實現“騰籠”與“換鳥”,但在操作中,“騰籠”了,由于市場環境不配套等問題,一方面,新的企業不愿意進來,另一方面,被“騰籠”的企業,也不愿意落戶欠發達地區,就算勉強落戶,也難于經營。

     

    第二,更多地強調引資,引進高技術高水平企業,忽視原來企業和產業的升級。而事實上,產業轉型升級有兩個方面,一是,產生新的先進產業,比如,“中國制造2025”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二是,原有產業的更新換代。廣東企業,包括傳統產業企業是富有生命力的。經過幾十年的考驗,更新換代,依然屹立不倒。我們在走訪佛山陶瓷、造紙等傳統行業企業時,他們對未來充滿信心,認為“傳統行業之所以富有生命力,是因為它傳統”。”

     

    黃亮雄強調,新結構經濟學認為,政府在產業結構調整中擁有信息優勢,但并不代表政府能越庖代廚。政府的產業政策都應該不妨礙市場在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一切的產業政策應該有利于企業在更大的范圍內讓資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走出去”戰略以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均是有利于廣東企業在更大的范圍內尋求合作與配置資源,這是廣東企業未來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而且也符合廣東對外開放大省的狀況。廣東需要積極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通過“走出去”,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安冉)

    來源:網易財經 精益管理咨詢整理發布


    国产三级316影院在线|欧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伦|免费AV片在线观看不卡|欧美 综合 社区 国产|日本XXXXX黄区免费看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