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前位置:首頁 > 首頁欄目 > 電子期刊 >
    第148期【精益學堂】QC七手法 (四) 發布時間:2014-07-17        瀏覽:

     

     

     

    直方圖

     

    定義:
    將所收集的數據、特性值或結果值,在橫軸上適當地區分成幾個相等區間,并將各區間內測定值所出現的次數累加起來,用柱形畫出的圖形。

     

    使用目的:
    1.測知制程能力。
    2.測知數據的真偽。
    3.測知分配型態。
    4.計算產品不良率。
    5.調查是否混入兩個以上的不同群體。
    6.藉以制定規格界限。
    7.規格與標準值比較。
    8.設計管制界限是否可用于制程管制。
    9.求分配的平均值與標準差。


    制作步驟:
    1.收集數據并且記錄在紙上。
    2.找出全體數據中之最大值(L)與最小值(S)
    3.定全距(R)=最大值(L)-最小值(S)
    4. 決定組數
    ——史特吉斯公式組數:K=1+3.32log n
    n=數據個數
    ——組數決定參考表(經驗法則)

    5. 定組距(H)=R/K=全距/組數
    6. 求各組上、下組界
    ——第一組下組界=最小值-最小測定值/2
    ——第一組上組界=下組界+組距
    (以此類推)
    7. 決定組的中心點。
    ——(上組界+下組界)/2=組的中心點
    8. 制作次數分配表。
    9. 制作直方圖。
    10. 填上主題、規格、平均值、數據來源、日期等數據。


    次數分配表:

     

    范例:西瓜重量直方圖

     

    范例:小勇跑步所需時間直方圖

     

    注意事項:
    1.可根據圖案分布形狀來觀察制品工程是否正常。
    2.產品規格分布圖案可與目標、標準規格作比較,有多大的差異。
    3.是否必要再進一步層別化。

     

    型態、形成原因與對策:

     

    分布型態與目標規格比較:

    1.圖形是否分布中央?
    2.規格外比率有多少?
    3.平均值是否在規格正中央?

     

    ——制程能力還可以,但產品質量稍有變動即會產生不良品,有提高制程能力的必要。

     

     

    ——制程能力足夠,產品質量分散寬度完全在規格界限內。

     

     

    ——制程能力不足,因為中心值偏右,如能將中心值調整至規格中心處,則剛好可以符合規格。

     

     

    ——制程的分散寬度過大,此時須改善制程或檢討規格,而已生產的產品須全選別。

     

    ---------------------------------------------------------

    閱讀完此文章您有什么想法?問題?疑問?建議?意見?想和一起閱讀此文的其他益友互動交流?想和我們的精益咨詢專家探討?
    您可以1.直接回復我們

    2.加互動Q群

    3.到【微社區】

    個方式參與互動

    ---------------------------------------------------------

    如果您覺得有用,請分享給您的朋友和同事,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

     

     

    国产三级316影院在线|欧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伦|免费AV片在线观看不卡|欧美 综合 社区 国产|日本XXXXX黄区免费看动漫